本文章轉載自Elecfans.com
面對電池技術跟不上,從而長期以來制約可穿戴設備發展,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提高能效、優化電池一直是可穿戴設備發展過程中優先級最高的工作。業內也正在開發體積更小、效率更高、續航時間更長的能源形式。在開發可穿戴設備時,電池的尺寸、外形、容量和可靠性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廣東賽微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模擬芯片的研發和銷售。其優秀的設計團隊由資深的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專家和電池電化學專家組成,具備先進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制造、測試經驗技術。目前公司產品包括電池安全芯片、電池計量芯片和充電管理及其他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電動工具、充電類產品、輕型電動車輛、智能家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諸多領域。
電源管理方面如何“物盡其用”
具體到可穿戴設備領域,賽微微電子總經理蔣燕波認為:“在電源的管理方面,發展和努力方向基本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物盡其用。”那如何體現物盡其用呢?他指出,只有電源管理芯片讓電池的能量盡可能的發揮出來,才能更好的突破電池瓶頸。這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盡可能的將電池充滿,儲存更多的電量。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小型化和無感化,電池的體積肯定受到極大的限制,在有限的體積內,我們需要將最多的能量充入到電池中,也就是說,盡可能將電池充滿。
二是:盡可能的將電池的能量有效放出。電池的電源很少能直接給外部設備使用,中間需要經過電壓的轉換,這個時候就需要提高轉換效率,將盡可能多的電池能量輸送給用電器件,而不是被電源自身消耗。
具體到賽微微電子的可穿戴電源管理解決方案,也將“物盡其用”四個字更好的體現。
目前賽微微電子擁有全套的可穿戴電源解決方案,分別針對電池的充電管理、系統和sensor的供電以及電池的電量計算,產品形態也有獨立的器件以及集成充電和LDO功能的PMU產品。其充電管理專門針對可穿戴設備的小型電池而優化,精度高達1mA,確保電池可以完全被充滿。
其中LDO的輸出完美地兼顧了低功耗和高速動態響應,較低的功耗可以有效延長系統待機時間;高速的動態特性可以快速響應sensor、馬達等設備突發的供電需求,維持電源輸出的穩定,確保系統或設備的供電不會被拉跨,而引起功能異常。

而電量計芯片精確估算電池剩余容量,精度可以達到1%~3%,為業內最高精度,可以有效的幫助系統控制和協調電池的供電行為。
據悉,目前賽微微電子的方案應用智能手環、智能手表以及手機等領域受到很多國內外一線廠商的認可,月出貨量在百萬級別以上。
面臨電子設備充電新變革“有備無患”
一邊是自身技術的不斷優化創新,一邊是周邊新技術對市場的沖擊。其中Type-C接口在電子設備中大規模采用,預計開啟設備電源管理的新時代。這也對硬件廠商在電源管理方面帶來一定的挑戰。
據蔣經理介紹,Type-C對設備的充電做了詳細的定義和規劃,對大容量電池的設備來說,可以有效的提高充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其中Type-C的出現對提高大電流充電時的效率并減少發熱,是硬件廠商在電源管理方面需要面對的主要難點。
目前基于Type-C接口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充電方案,但形式都是基于type C
PD協議。一種是高壓快充;一種是低壓直充,將發熱遷移至adapter端。針對這兩個領域,賽微均有相對應的產品。
對于小容量電池的設備來說,Type C充電對其的影響較小,因為本身需要的功率就不大,主要還是考慮如何將電池有效充滿。
蔣經理表示,未來可穿戴電源管理方案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一、更高的集成度,以適應小型化需求。
二、更高效率的電源轉換,降低損耗和發熱,提高續航時間。
三、更低的功耗,增加續航。
同時未來賽微微電子也將與時俱進,繼續開發下一代PMU芯片,集成更多路的電源輸出,包括高效率的DCDC電源和高壓charge
pump,這些模塊用以解決大功耗的內核供電,以及提供屏幕的輔助電源等應用。